以 H.J. Leak 為名的技術領先者
1934 年成立的 Leak,創辦人 Harold Joseph Leak 以「聲音工程師」自許,不僅是老闆,也是首席工程師。產品越做越多,舉凡當時所需的擴大機、喇叭、唱盤、唱頭、收音機,Leak都做。戰時,他們就跟多數的英國音響公司一樣,投入公播系統的製造,這些經驗也幫助了Leak的工程師們在技術上有所突破,戰後,他們推出了世界第一台「Point One Amplifier」,也就是失真率僅有 0.1% 的擴大機。
|
(圖片取自Leak原廠網站) |
此後,公司繼續擴充,延攬了更多工程師和技術人員,使 Leak 的開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更強,他們開始把產品賣到海外,成為一家國際品牌。聲勢漸漲的 Leak,受到 BBC 的注意,購進了它們的 TL/12 管機作為參考器材,這無疑對公司來講是一大肯定。1961 年,他們更開發出運用三明治結構單體振膜的喇叭 Leak Sandwich,這在當時也是技術領先的指標。1963 年他們推出了首台晶體綜擴 Stereo 30,聲音表現不輸他們的管機,但因為製造成本降低,Leak 的擴大機得以進入更多家庭裡。
|
(圖片取自Leak原廠網站) |
正值公司步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時,H.J. Leak 在 1969 年做出一個重大決定,他把公司賣給 Rank Organisation 這家電影公司。就在個人和公司攀上成就顛峰時,H.J. Leak 選擇急流勇退。
故事未完,風雲再起-向經典致敬的 Stereo 130
就這樣,人們對 Leak 的記憶,停留在 Stereo 30 和後來推出功率更大的 Stereo 70。隨著 1989 年 H.J. Leak 辭世、1996 年 Leak 總部遭到拆除,一個曾經輝煌的老牌,似乎連那僅存的印象都要被抹去。沒想到還有轉機。20 多年後,IAG 集團從音響史堆裡,挖出了這個塵封多年的銘牌,重新擦亮,再顯輝煌。
從哪裡停下,就從哪裡再出發。1960 年代,Leak 的腳步停在 Stereo 30,因此,浴火重生的 Leak,也由此出發,推出了向經典、向歷史、向前人致敬的 Stereo 130 綜合擴大機。
|
焦點一:仿古的經典外型
Stereo 130 有著復古的外觀,方形按鈕、加黑邊的旋鈕樣式、銀色面板下方加上長條的黑色塗裝、懷舊的商標字型、木質外框,處處都是復古元素,樣樣都顯出 Stereo 130 的老靈魂。
|
焦點二:功能豐富齊全
雖然外面看起來老,裡面卻不老。Stereo 130 完全因應現代人聽音樂的需求,配備豐富的數位輸入端子。有哪些呢?它有兩組光纖、一組 RCA 同軸、一組 USB type B,不管是接電視、數位機上盒、CD 播放機,或者你想連電腦做串流播放,Stereo 130 都沒問題。類比輸入方面,則有兩組高電平輸入,一組 MM 唱頭放大,想聽黑膠也沒問題。除此之外,它還支援藍牙接收,也就是說,你不用接任何訊源器材,就算你單買一台 Stereo 130,配上一對喇叭,你就可以透過藍牙配對,把不離身的手機當作訊源使用。
|
焦點三:跟上主流的數位核心
它的數位輸入是聊備一格的嗎?不!Leak 選用了規格一流的 ESS Sabre32 Reference ES9018K2M 晶片,這是一顆 32-bit HyperStream 架構的晶片,而且具備時間領域的jitter消除器,噪訊低、動態大,廣為音響界使用。透過USB輸入,Stereo 130 最高支援到 PCM 384kHz 以及 DSD 256 的取樣率。
焦點四:精心打造的耳擴唱放
類比方面的線路也不是敷衍了事的。它的唱放線路採用 JFET 晶體放大,RIAA 等化設計也力求精準。後級採AB類放大,對應 8 歐姆喇叭有 45W 的輸出,對應 4 歐姆則提升到 65W,應付一般的喇叭已然夠用。它還有一組耳機輸出,6.3mm 的端子座位於前面板的右側下方。原廠強調這個耳機輸出採用了精心設計的電流迴授技術,加上高迴轉率,有利於高速輸出訊號。原廠表示,這個耳機輸出動態好、細節多,且能適用於各種耳機。它甚至還有一組前級輸出,再配個後級就可以玩雙擴大機(Leak在暗示他們將來要出後級嗎?),或者也能連接主動式超低音,讓小系統也能有大聲音。
品牌史上第一台數位訊源-CDT 轉盤
至於 CDT 則是 Leak 的首度嘗試。過去他們從來沒有做過 CD 唱盤或轉盤,這是他們的第一次。第一次就要做的與眾不同。Leak CDT 外觀就跟 Stereo 130 一樣復古,銀色面板、黑色長條飾條、方形按鍵、木質外框。兩件器材擺一起,那真是一整個對味。
CDT 的型號,就說出它是一台轉盤,不是唱盤,裡頭沒有 DAC,只有數位輸出。這與 Stereo 130 恰好相配,Stereo 130 具有強大的 DAC 線路,CDT 無須畫蛇添足,它只要扮演好轉盤的責任,好好讀取 CD 裡的音樂訊號即可。
|
具金屬遮罩的吸入式承盤
吸入式設計,讓 CDT 的外觀簡潔,又暗示出科技感。解析度不甚好的螢幕,則是它維持復古精神的指標。原廠表示,CDT 至少在三件事情上是為佼佼者,第一是他的 CD 讀取機構外有金屬遮罩,可屏蔽外界的電磁干擾,確保訊號的純淨度。第二,它內部配有溫度補償的石英振盪器,進而降低了數位輸出時的時基誤差。第三,Leak 很講究地設計了一個高品質的電源供應。
作為一台 CD 唱盤,CDT 還可讀取燒錄檔案的 CD-R 或 CD-RW,即便不是正統的 CD 片,它也可以讀取片子裡的 WAV、MP3、WMA、AAC 等音樂檔。前面的 USB type A 插孔,則讓你可以連接隨身碟,讀取其中的音樂檔。這算是買大送小的附贈功能。
以前,CD 轉盤都是高階用家的選擇。當時數位和類比分流的清楚,擴大機就是擴大機,數位訊源就是數位訊源。如果要講究點聽 CD,就把轉盤和 DAC 分開來。因此,CD 轉盤多半是高階產品。可是現在不一樣了。Hi End 廠商還是做轉盤,轉盤可能也規劃在高階系列。但平價轉盤也漸漸出現,有的廠商甚至捨棄了 CD 唱盤,只出轉盤,Leak CDT 便是一例。
原因無他,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內建 DAC 的擴大機,具備類比輸入,也有數位輸入,甚至可進行串流或藍牙播放。簡單,便利,是入門的、平價的音響消費者更重視的價值。於是乎,買一台像 Stereo 130 這樣數位類比通包,什麼功能都有的擴大機,數位訊源根本不需要內建 DAC,聽黑膠也不必準備唱頭放大。因此,Leak 雖然產品外觀復古,卻是道道地地活在當下的產品,訴求完全因應現代的需要。
|
來個全復古英國風的體驗
通常小系統,我會把它搬回家裡試聽,有更多時間相處,培養感情,有更多題材書寫。不過,這回,我把時間留在公司試聽室。因為我想來個全英國味、全復古風的體驗。
把機器從箱中取出來之後,我就一直在想:該為Leak配什麼喇叭呢?母集團 IAG 下有好多英國品牌,那些品牌的喇叭其實都適合拿來搭配,如果用心一點,以 Leak 古典的外觀,為之配個古典造型的喇叭更是相稱。
就是這樣,我決定留在公司試聽。試聽室恰有一對 BestVox的LS 5/9 復刻版,太好了!比起 LS 3/5A,LS 5/9 體積更大、能量更足、頻寬更寬,加上不到 5 萬的售價,與Leak系統搭在一起正好。我接上一聽,果然精彩,在試過 3/5A、AE100 之後,換 LS 5/9 一聽,就不會想再換喇叭了,因為在公司裡,我還真找不到更適合的搭配。
畫面活生,音色溫暖,細節清楚
![]() |
|
聽 Liza Ferschtman 的小提琴、Inon Barnatan 鋼琴演奏的貝多芬第十號小提琴奏鳴曲,這首充滿愉悅和溫情的曲子,在 Leak CDT 和 Stereo 130 聽來,逸趣十足。Ferschtman 的小提琴表情十足,時而歡樂高昂,時而低聲吟詠,和 Barnatan 間的對話,維持一種均衡和典雅。小提琴帶著些許厚度,但細節充足,擦弦感清楚,卻不是那種充滿沙沙沙的聒噪琴聲,而是一種具有親近性和真實感的琴聲。無論是連音演奏的快速音群展現出流轉蜿蜒之感,或者是斷奏時的鏗然俐落,抑或是穩定堅毅的長音,在揉弦與不揉弦之間,那些音符的樣貌都清楚的很。鋼琴堅實而溫暖,保有木頭味之餘,仍顯現相當的光澤。第二樂章裡,左手鋼琴的輕柔伴奏,雖然輕柔,卻顯見 Barnatan 正在謹慎地控制力道與音色。Stereo 130 推起 LS 5/9 從容愜意,而且給了一個活生的舞台;這不是從罐頭裡挖出來音樂,卻是充滿生意與生氣的。
質地柔順且保鮮活
![]() |
|
聽探戈樂團 Astoria 演奏 Piazzolla 的作品,這樣一套看起來溫文儒雅的系統,卻也有幾分狂野和瀟灑。聽 Michelangelo 70,那小提琴的滑音真是妖嬌,充滿魅惑;打擊樂加入,讓音樂充滿動感節奏。Oblivion 一曲音樂柔美抒情,弦樂、手風琴和鋼琴悠揚對話著,手風琴的簧管音質又鮮又活,鋼琴冷靜以待,時而顯現的低音提琴撥奏則賦予了穩定的節奏基礎。Libertango 開頭的手風琴充滿張力,打擊樂和鋼琴出現後,色彩開始繽紛起來。Leak Stereo 130 推起 LS 5/9,並不顯慢,反而張揚出一種活潑氣質。Adios Nonino 開頭那段精彩的鋼琴獨奏,在這套系統上放來,也有著讓人滿意的力道。LS 5/9 這體型稍大的書架喇叭,展現出比一般書架喇叭更龐大的氣勢。Leak Stereo 130 推起 LS 5/9,不是那種純然剛猛雄健的,而是帶著一點柔軟調性,瀟灑之餘,還多了氣質。
人聲立體且有表情
![]() |
|
聽 Natalie Dessay 演唱的義大利歌劇詠歎調專輯。Verdi茶花女中 Violetta 在遇見 Alfredo 之後心頭小鹿亂撞,心想是不是Alfredo就是她在等待的人,唱出「È Strano! È Strano!…Ah, Fors’ È Lui」,Dessay 的演唱充滿表情。表情絕對是一種表達的藝術,歌唱家如何透過歌聲來說故事、表露心情,這難度絕不亞於演員透過動作、臺詞、姿態、神情來詮釋劇中人物。但是,這些表情都藏在細節裡,資訊量要到一個程度,那些表情才出的來。你用手機聽音樂、用大賣場買來 300 元、可以放口袋的藍牙喇叭來放,你是無法察覺那些完整的表情的。越是高級的音響,越能挖掘音樂訊息的音響,越能把歌唱家或演奏家所呈現出來的音樂表情給說清楚。在這樣一套平價可親的系統上,我一路聽到「Follie! Follie!…Sempre Libera」的詠歎調,處處都能顯示 Dessay 情緒轉折的功力。她帶著厚度的嗓音,在花腔和高音處,不是在追求極致的靈活變化,卻展現出肯定而堅毅的氣質。我在這樣的系統上,聽見了有溫度有人味的Violetta,那是一個立體而鮮活的劇中人,從兩個喇叭間跳了出來,時而從左側傳來 Alfredo 的歌唱,挑動著 Violetta 的心弦,她卻又要強做鎮定,這就是歌劇的張力。
可見大編制樂曲中的複雜聲線
![]() |
|
聽鄭明勛指揮首爾愛樂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,第一樂章開頭低音管配上低音提琴的沈鳴,很不好表現,兩條低音聲線在走,考驗喇叭的低頻再生,也考驗擴大機的控制力。雖然 U-Audio 試聽室大,但我做得近,在這樣近場聆聽下,低音聲線有著各自清楚的線條。Leak Stereo 130 可說是驚險過關。動態對比呢?第三樂章裡柴可夫斯基以一種民俗舞蹈般的節奏推動著音樂往前,這裡幾條旋律線相互交纏,經果幾番輪轉後,一聲強奏伴隨鼓聲而落,這就有點可惜,到底 Stereo 130 只有 45W,那種突起的強奏震撼力還是稍嫌薄弱。可是,那些暗藏於音樂當中的細節,依然清清楚楚。我前面放的音樂編制沒那樣大,倒還沒觸及擴大機的紅線,在刻意催動音壓後,Stereo 130 還是顯出它的侷促。我想,Leak 的工程師也一定知道 Stereo 130 的侷限,那雙預留的前級輸出,就是為了日後外接後級做準備。等他們出個 100W 後級,再來聽這曲。
聽見豪邁的 Eagles
![]() |
|
真的不行嗎?倒也不是。你不能對 45W、售價不過一台頂規手機的綜合擴大機要求這麼多,要它有這麼多功能,還要能夠用大音量推出一整個管弦樂團,更何況,這是極困難表現的樂章。雖然那幾聲第三樂章裡的強奏沒能獲得我的讚賞,但我回頭放流行音樂,Stereo 130 完全不顯侷促,生猛的很。聽 Eagles 的 Hell Freezes Over 專輯,他們重逢後的新作 Get Over It,開頭的電吉他導奏是宣示性的歡呼,有厚度還有音色變化層次的音符,聽來就覺得興奮。隨後進來的鼓聲,又強又猛,顆粒飽滿。這裡精神十足,哪裡軟腳了?單這點,也足以說服人:真正的動態考驗,真正的音響考驗,還是在於古典音樂。
至於 Hotel California,開頭的木吉他清爽俐落,還帶著一點點暖調的色澤。後頭的鼓很多人愛,Stereo 130穩當著推著 LS 5/9,送出一聲一聲強壯而且深沈的鼓聲。這段導奏實在精彩,觀眾們忍不住歡呼鼓譟了起來,那個音場遼闊,有寬度,有深度。我採近場聆聽,喇叭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,我甚至感覺有被掌聲與吶喊包圍的感覺。如果你也認為這張 Hell Freezes Over 的錄音很好,可以作為測試音響的參考,那 Stereo 130 這裡的表現,理當可以讓你同意過關。
求音質純淨?請開 Direct 直通
此外,Leak Stereo 130 上簡單的 EQ 調整功能。現在越來越少見到擴大機上還保有 EQ 調整的,但這在早年可是常見的事。許多廠家把這拿掉,多半是基於音質考慮,到底,聲音路徑上多了 EQ 線路,聲音多半會打折扣。但換個角度看,有了 EQ 功能,個人便可根據自己的聲音喜好來調整音色,或者可以調節因空間帶來的扭曲和限制。這 EQ,有好有壞。所以,Leak 給了你高音和低音的調節旋鈕,給了左右聲道的平衡調整,多了調整的樂趣;同時,它還保有 Direct 直通路徑,如果你想讓聲音訊號跳過 EQ 線路,保有最純淨聲音質地,那就請開啟 Direct 功能。聲音有差嗎?有。而且,差很多。你一聽就知道了。當你開啟 Direct 功能後,聲音質地更飽滿凝聚,厚度和密度都更好,形體輪廓更清楚,音場更寬更大,兩端延伸也更自然。無須費神比較,五秒見真章。
|
好的開始
雖然我沒趕上 Leak 輝煌的年代,頭一回遭遇,這重獲新生的 Leak,就讓我留下深刻印象。不僅功能齊全,玩趣多多,聲音表現頗有水準,外型獨特有型。藉助於 IAG 集團的豐富資源,Leak 還有很多發展開拓的空間。今天,我們先會了 Stereo 130 和 CDT 轉盤,下回,我們會遇上什麼樣的Leak呢?
器材規格
Leak Stereo 130
型式:綜合擴大機
輸出功率:45W x 2 (8ohm)/ 65W x 2 (4ohm)
總諧波失真:<0.005%(30W, 8 ohm)
頻率響應:20Hz - 20kHz(+/-0.5dB)
訊噪比:≥108dB (A-weighted, ref.45W)
前級輸出失真率:< 0.003%
前級輸出訊噪比:>110dB (A-weighted)
類比輸入:2 x RCA (AUX1, AUX2) ;1 x RCA (phono MM)數位輸入:2 x Optical TOSlink ;1 x RCA COAX;1 x USB (B-type);藍牙
類比輸出:1 x RCA (PRE OUT)
數位輸出:1 x Optical TOSlink ;1 x RCA COAX
支援取樣率:Optical, Coaxial: 44.1kHz~192kHz;USB: 44.1kHz~384kHz (PCM)/ DSD64, DSD128, DSD256
尺寸:326 x 146 x 276 mm(W x H x D)
重量:8.30kg
Leak CDT
型式:CD轉盤
數位輸出:同軸 x 1、光纖 x 1
頻率響應:20Hz-20kHz(-0.01dB)
最高取樣率(USB輸入):44.1kHz、48kHz
尺寸:326 x 146 x 276 mm(W x H x D)
重量:6.9 kg